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

為什麼不搶?



  身處上海,我讓自己在路上慢慢走著,坐著公交車慢慢地晃蕩著,或者讓地鐵一站又一站地接力著。
  無處不見「搞文明」的標語:不要搶位、不要搶道、不要插隊........
  被一大堆文明宣傳標語給轟炸之後,我的腦袋反顧地丟出一個問句:為什麼不搶呢?
  有趣的是,外來客總是帶著批判問著:「上海人為什麼要搶呢?」,而上海政府則是千方百計地以搞文明的標語,試圖以道德勸說,防堵市民每一個可能的搶。
  這外來客與本地政府的一來一往之間,完全是一個蘿蔔一個坑,由一個異文化的價值挖一個坑,然後由本地政府將市民給硬推進坑裡。
  但是,市民本身的自主與個人經驗,似乎完全被忽略了。
  我個人不是否認所謂文明的價值,以及許多群體生活之中,所必要的相互尊重與規範,但是,我認為透過一種強勢外來價值的批判,以及國家意志的推動,將社會推到文明之流,似乎在文明的前提下,已經戕害了個體自我的生命經驗感知與論述。
  如果,外來價值與政府都無法尊重空間裡的人民,他們既然都已經被如此"不文明"地對待了,那麼我們還能要求他們作出什麼文明的舉止嗎?
 
  所以,我反向地丟出「為什麼不搶呢?」,就是希望要求自己的善意,在細微觀察裡看見本地人非搶不可的理由,以及反思促成行為背後的種種因素。
  如果,生存的條件是如此侷限與險峻,資源是極其有限與不均,我們何能要求一份優雅與從容,甚至是不必強奪的退讓呢?
  如果,習慣了被相對剝奪,以及不尊重地強加規範,我們又何能苛求一份發自內心的禮讓與善待呢?
  我想,文明是需要時間進程的,但是,真正促進文明的動力,絕不是一種外來強勢價值與政府機器的壓力運作,相反的,文明需要的是一份內心自發的觸動。
  當人能夠被溫柔地對待、善意的理解,以及有自己論述生命經驗的可能時,他就能推己及人地將愛傳遞出去,而這就是文明的所在。
  當人能夠覺察自身的富足,以及被人相對公平對待,甚至是對未來是有信心時,他就能開闊地將自己給出去,而這就是文明的所在。
  愛與富足的覺知,是需要被觸動與憶起的,對於我一位身處上海的外來客而言,能夠做的僅僅是反思自己的自私非他慣性,以及學習給出一份善意的成全。
  當我被情緒勾召而問出:為什麼要搶時?我應該也能同步地再丟出一項問句:為什麼不搶呢?
  為什麼不搶?
  給予的就是一份讓上海人自我生命經驗論述的自由,邀請他們成為空間之中的主體,也帶著一份尊重,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。
  或許,當我們真的能同理他們為什麼不搶的理由之後,我們就能在理解之中,傳遞出一份善意的能量,共同反轉所有的負面,振動出更多正面的力量。
  作客上海,不僅僅是冷眼旁觀,或許,一絲絲的自我反思,以及一點點的善意,能夠成全的也是文明的內在煥發。
  文明,從來都是愛的流動,彼此無分的合一。
  
  

沒有留言: